目前分類:生活綜合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越熟悉的人事物,稱呼方式反而五花八門。對於一個普通朋友,你大概只會用固定的名字叫他。對家人或很熟的朋友,往往就會有千奇百怪的暱稱。稱呼也反映意識形態。人只要活著一天,呼吸一秒,就有意識形態。所以請不要將意識形態汙名化。

對於那個曾經叫秋海棠現在變老母雞的國度,我們台灣人(包含仍然自認為中國人的台灣人)幾十年來的叫法是中國大陸,簡稱大陸。現在有另一種叫法,叫做內地。所謂內地就是一種相對說法,表示自己處在外地、離島,而認同自己與內地同為一個國家,且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具有優勢。台灣在日本統治時代,稱呼日本為內地,當時的台灣與日本本土之間的海上交通,稱為內台航線。因此稱呼內地,表示自己是殖民地子民。現在台灣許多藝人,稱呼中國為內地,不知是否認為中國是殖民宗主國,而台灣還是中國殖民地?(實際上似乎就是這樣,我們的執政黨不就叫做中國國民黨?)

講政治容易踩到火線,所以改談旅遊好了。最近,去了「元內地」。對於做為台灣前一個宗主國的日本來說,稱呼元內地應該沒人會反對吧?用「元」而不用「原」是因為不忘本。沒人反對我使用蒙古異族統治全中國前使用的「元」吧?沒錯!只因為犯沖,漢人的文字也要乖乖迴避,所謂「元人出巡,漢字迴避」,就找了個不搭嘎的同音字「原」來充數囉!

這次是第二次到東京跟橫濱了。第一次去的時候,還在園區的W公司上班,去日本出差。住在新幹線新橫濱站旁邊的王子大飯店。因工作忙碌沒啥時間觀光,現在只記得去過皇居跟東京都廳。這次去,日本經驗多了一些(京都/大阪/札幌/小樽),同樣還是平凡中的感動。感動的是路人耐心聽我們的詢問,有的直接帶我們走過去,有的熱心拿出手機幫我們查路。感動的是人跟人之間起碼的禮貌。不熟裝熟是讓人最討厭的了,裝熟就會輕慢。日本人就算很假好了,也假得讓人覺得舒服。雖然被台灣人批評為「有禮無體」(u le bo the),但總比「無禮無體」(bo le bo the)好吧?

方便的交通,乾淨的市街。1300萬人每天在東京都活動,卻不嫌擁擠。回到台灣,一樣人多,卻不一樣擁擠。差別就在於路上的私家車跟摩托車的數量。台灣的公眾交通建設落後,高鐵完成之後更確定了「強幹弱枝」的態勢。逼得每個人非得靠私家車或摩托車代步。上下班時間,一輛比一輛還肥大的車子就開在路上,裡面大多只有駕駛人一個。這樣不會擠才怪。

Everything has a price. 在東京,你可以以合理的價格搭乘鐵路電車與公車,你不用擔心家裡停車位太少(以台灣人的標準至少一家要有兩三個停車位),你不用擔心公司沒停車位停放,你不用擔心買個早餐要臨停會違規,你就靠大眾運輸系統跟雙腳,完成所有任務。

Everything has a pirce. 在台灣(台北以外啦),沒有私人交通工具,就註定移動的困難。鐵路永遠慢分,公車永遠脫班,行人永遠在行進中的汽車摩托車、停在路邊的汽車摩托車、早餐攤、路障、招牌、鐵欄杆、變電箱等東西夾殺。的確,開車最大,因為官員都開車(或叫別人開),所以摩托車要讓汽車,所以行人要讓摩托車。搞到最後沒人想當路人甲,因為像過街老鼠。不想當路人甲,就買車囉。打不贏敵人,就加入他們。然後路上車更多,空氣更髒。是的,空氣也要錢了。有開車的,坐在空調的車內,開內部對流。沒開車的,就只好乖乖吸汽車廢氣囉。想不到到了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呼吸權」是如此不受尊重。

至於小孩、年輕學生,或是老人。對不起!因為若不開車騎車,就只有等公車、走路、或讓別人載的分了。這些事情要付出的代價更高。

所以以交通建設來說,台灣是一個不公義的社會。如果我們改善交通的方式就是蓋更多的道路,把城市空間全讓給車子,最後人的空間就被壓縮。很可惜的是,台灣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要改善也有限了。可以想像二十年後的台灣,摩托車跟私家車的車輛,應該還是遠多於其他國家。到時候,一個普通的公民,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可以到他想到的地方呢?

hamb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去監理站換發新的汽車駕照,被搶了200元,原以為至少有像新身分證那樣的防偽機制,沒想到就跟N年前的一樣,一張黃黃的紙張,畫好整齊的欄位,第一欄「中華民國」字樣上面像狗皮藥膏似地印了一個圖章印,然後各欄位就用阿罵時代的點矩陣印表機,印出解析度超低、淺淺灰灰的字樣。四周有著像狗啃一樣的突起,最後用膠水把照片黏上去,前面弄個膠膜,然後護貝,最後蓋個不是很有誠意的鋼印,似乎要防偽卻又防得懶懶散散,跟監理站公務員的服務態度差不多,然後交還給我。

我想說就不附圖了,身在台灣的朋友們,至少都有一張機車或汽車駕照。忘記的話拿出來複習一下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了。我只是在想,今天我被政府搶了200元。我翻了一下另一張機車駕照,到期日是民國100年底,也就是說明年這個時候,我又要到監理站被搶一次,然後換一張同樣醜的駕照。

所以我不知道到有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為何我們的駕照那麼醜,數十年如一日?還有,到底為何我們需要兩張駕照,一張機車一張汽車?為何不能合併?或者,把身分證也拿進來討論,為何我們要有身分證這樣的東西?為何不能把駕照的地位,提升到身分證的層次?一個在台灣工作或唸書的成年人,身邊少不了兩張駕照、一張身分證,偶爾跑醫院還要健保卡,更不用說許多人都有公司行號服務證或學校學生證,提款卡、信用卡,加上一堆會員卡。真是卡卡走天下。

再看身分證,相信大家都有拿高解析度大頭照去戶政事務所辦新的身分證的經驗。辦事人員的動作,就是把高解析度的照片當場掃描變低解析度,然後印到新式身分證上。不可免俗地,「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幾個字的中間,一定要弄個紅色印章的圖樣,似乎在宣告「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然後接下去的三欄,第一欄寫著「姓名」,後面的三個字,一定都要分得開開的,看了就超不舒服。名字第一個字跟前面的「名」這個字,距離比名字第一個字跟名字的第二個字,還來得近。不用說啥美學啦!就從最基本的資訊呈現原則的角度來看,就已經不及格了!(訊息欄位跟訊息內容必須清楚可分別)。

第二欄叫「出生年月日」,這個欄位本身的「出生」兩個字出現在上,「年月日」三個字出現在下。按照某些人的邏輯,就是「出生」中間塞空格,使得它跟「年月日」可以左右都對齊。第三欄叫「發證日期」,因為是四個字水平排列,很擠呢,所以每個字都要瘦身。各位可以注意「發證日期」的「日」,明顯就是比「出生年月日」的「日」來得瘦。整個欄位設計,活像小學生剛學習Microsoft Word裡面調整字體水平比例縮放功能後,興奮地跟爸媽炫耀一樣。

好啦!第二欄跟第三欄從資料庫的角度來看,都是「日期」,那為何「出生年月日」不改成「出生日期」?至少跟第三欄字數一樣。至於第一欄的「姓名」,根本是廢話!誰會不知道那是姓名?如果不要堅持左右對齊,三個漢字之間空格取消(更不用說單名的人空更大),另外附上羅馬拼音,這不是更好嗎?特別是原住民或外籍人士(假設取得我國籍),若能加註羅馬拼音也可以降低漢字在華語中音節結構過於簡單而無法反映原文發音的缺憾。(註一)

接著看資訊內容,姓名欄漢字字體最大,出生年月日欄字體變小,到發證日期字體更小,簡直亂七八糟。如果各位有認真看,你也會發現,欄位名稱字體為楷體,欄位內容的部份又變成明體了。這是怎樣?告訴大家你的電腦字體很多嗎?

然後翻到背面,我已經不想講了,但所有我剛才講過的缺失,這邊一個不少。

一個國家的身分證的設計,是何等重要的事,而我們得到的,卻比小學生的設計好一些(各位小學生不要生氣,事實上你們設計出來的可能會更好)。難道中間決策過程都沒有人看到嗎?這需要多少美學素養才能挑剔?根本不用!連那麼沒有美學素養的本人都發現一堆問題,我們的高級公務員難道沒有人發現嗎?或許有,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們的高級公務員都飽讀詩書,這些做人的道理都很懂的。也因此,今天各位手上,才會有這張可以讓我寫那麼長文章來罵的身分證。

講了一堆,總要拿個對照組出來吧?不然一定又會有人嗆聲說:「那你來設計啊!」我不會設計,但我會欣賞設計。這邊有一張德州駕照,大家參考看看:

 IMG_5275b.JPG

要拿到這張駕照,少不了筆試跟路考,然後要現場拍照存檔,等兩三個禮拜之後,才會寄到你的通訊地址。駕照背景是德州州議會大樓,整個駕照的配色不能算美,但簡單明瞭。不用現場給照,就不用現場護貝,就不會有粗製濫造、很cheap的感覺。上面這張張駕照就像一張信用卡的觸感:一樣是塑膠卡,但較薄。(上圖剪掉了個人資料,畫面有點醜請多包涵)

所謂見微知著,一張身分證,看似小事,但卻反映了背後整個行政系統的問題。台灣都會區的市容普遍來說雜亂難看,街道建築歪七扭八,汽機車不管行進中或停在路旁的,把行人的空間吞蝕了,或許這些都有歷史包袱,或無法立刻改善。但設計一張稍微能看的身分證或駕照,會有那麼難嗎?

註一:華語(台灣通稱國語,中國通稱普通話)的音節數量,若不算調的話約為400個,加上四個調之後也才約1100個。

hamb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今天是九二一地震11週年紀念。我來到痞客邦,開了一個帳號。一種不是那麼愉快的巧合。願亡者得安息,生者得平靜。

部落格是一種矛盾的組合。它既是公開的,又是個人的。公開的東西是分享,個人的東西是訴說。想要分享又想要訴說,就寫部落格吧!總覺得一天天過去,想用文字留下些什麼。到了某一天,或許可以藉由這個部落格,了解這個人在想什麼,在關心什麼,又是怎樣的人。或許有很多話,不見得會跟身邊的人說,沒時間說,或是沒心情說。可是部落格想寫就寫,但它又不像日記,公開的特性注定了私密的限度,但也同時強化了寫作的動機。我所呈現出來的就是我所要呈現出來的,而真實的我,絕對不只這樣,但至少跟呈現出來的我不相衝突。

所以就寫吧!

hamb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